這家電影院,用“聽”不用“看”!在北京鼓樓附近的胡同深處一個四合院里,有一家為盲人服務的電影院,四十來平米的屋子,五六排椅子。每個周六早上8點,盲人“觀眾”就會和志愿者們一起到達。志愿者們經過培訓,用語言去解釋和描述那些不容易聽懂的聲音,懸念、緊張、精彩,霎間讓盲人走入劇情。13年來,創辦人王偉力帶著志愿者們陪盲人“看”了690場電影,他們還計劃把這樣的盲人影院推廣到更多城市 #ING現場# 帶你和盲人朋友一起聽電影。
這位志愿者還是高中生,給拍客留下很深印象。有些志愿者從很年輕開始就參與一些公益的活動,貼近一些特殊群體,對電影也有很深的理解。
拍客體驗感到戴眼罩聽電影和看電影有很大不同,失去畫面去體驗電影,需要很多自己的想象將志愿者提供的信息和自己聽到的聲音、節奏融合起來。
心目影院的負責人為我們介紹,我們知道感受所有事物都要靠內心,如果內心沒有感受,那些事物就會像刮風一樣過去。心目影院,就是在我們內心展開的一部電影。盲點電影院看似在為盲人服務,實際上是明眼人的回歸。對于明眼人和盲人,都很有幫助。需要明眼人站在導演的角度,用盲人的信息來講述畫面。
盲人“看”電影的方式是在電影的對白間隙中,傾聽講解員對畫面、人物和情節等必要的旁白進行解說。心目影院說,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先弄懂導演想表達什么,再把電影所運用的鏡頭語言轉化為詞匯傳達給聽者,這里頭有一套特殊的解碼方法。“華麗的詞藻對他們是沒有意義的,他們需要的是樸素且確定的詞。”
盲人看電影到底是什么體驗?拍客蒙上眼睛,準備體驗一下。今天的劇目是香港電影《破局》。
電影開始了!講解員在介紹電影,電影畫面的顏色,故事的氛圍,還有人物的形象。
2004,在北京鼓樓附近的一個四合院里,誕生了全國第一家盲人電影院,取名“心目影院”。采用了在電影院里聽電影的形式。
雖然對盲人的關愛與照顧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掛在口頭的話,但實際情況卻不太樂觀:馬路上的盲道被占;盲人依賴的導盲犬被禁止上公交地鐵;公共場所幾乎沒有盲文提示,種種現象,讓盲人本來就不方面的生活變得更加愈加艱難。
志愿者在現場介紹今天的影片。還有一些志愿者給大爺大媽分發熱飲。今天我們要看什么電影呢?
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心目影院啦。周六一早,影院已經很有人氣。
# 盲人電影院,傾聽電影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