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風起、三蛇肥,廣東夜市全蛇宴!蛇拼命增膘備冬的秋季,被廣東人視為吃蛇的最佳時節。從皮到肉到骨到膽,廣東人都會發掘味覺極致。蛇肉用豬油炒過再蒸,取蛇絲制羹粥,溫熱清補。椒鹽蛇碌則是蛇肉段入味爆炒,脆酥酣暢。五彩蛇絲則取蛇肉Q彈,與韭黃、筍絲等同炒,悅目爽口。
魚泡吃起來肉質厚實、膠質豐富,吃起來還相當考驗牙口,舌頭在魚泡里旋轉,牙齒截斷,再一口下肚。
做魚泡要下重料來掩蓋它的魚腥味,洋蔥、辣椒、大蒜等,一個不能少。魚泡因為富含膠原蛋白,所以一定要使用當天新鮮的魚泡來制作,過了夜的魚泡就會發臭變味。
吃椒鹽水蛇可以先把蛇段拿起來,然后反向扭轉兩次來松松筋骨,順著肌理啃下蛇肉。
廣東人吃水蛇的方法很講究,白天喝粥羹,晚上就要重口味下酒,椒鹽炸或者辣爆蛇片。
蛇肉含豐富的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,其中谷氨酸能增強腦細胞活力,天門冬氨酸能解除人體疲勞,是腦力勞動者的良好食品。蛇肉的蛋白質、鈣、鎂等元素含量豐富,有調節人體新陳代謝、滋補養顏、強健體魄。
大廚拿出水蛇直接拍暈,然后抽皮切塊,一系列動作可謂“行云流水”。
蠶蛹享有 " 蛋白質之王 " 的美譽,是舊時廣東人的美食和蛋白質的首要來歷。民間至今還廣為撒播著 " 七個蠶蛹一個蛋 " 的說法。
廣東人敢吃,那是全國聞名的,而其中一個大特色就是龍虱,又被成為“水蟑螂”。沒吃過的人會覺得及其惡心,但愛吃的人覺得百吃不厭。
深夜里來一個剁椒魚頭或者魚頭湯,滋補有味,又不怕增肥。
# 廣東夜市食蛇饌,你怎么看? 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