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這邊牧歌嘹亮,草原青、牛羊壯!那邊雞鴨成群,爐火旺,片皮香!】畜牧迎金秋,牛羊肥壯、駿馬嘶風,家禽豐收好年景!內蒙牛肉產量15.4萬噸、羊肉產量39.2萬噸,在內蒙古,面積60億畝的廣袤草原大地上,滿目盡是豐收景象,豐收的草垛堆滿草原,人們擠著牛奶,直爽粗曠,慶豐收!500公里外的北京,上半年禽蛋產量達4.5萬噸,鮮活肥美的鴨子,出籠半天,便登上人們的餐桌,片鴨師傅純熟的刀工,片出豐收時節的另一種精致味道。
手抓羊肉是內蒙古的家庭熱情的待客之道,一起吃羊肉,喝奶皮子酥油茶,好不愜意。
牧民們也在家里囤滿了草料,天氣不好無法放羊的時候,山羊就可以在家飽餐一頓。
“稻田養鴨”的養殖方式廣受鴨農們的歡迎,鴨子可以吃掉田間的害蟲和雜草,而鴨子的糞便可以作為水稻的養分。
對于鴨農來說,秋天無疑是喜悅的季節,趕著8000只鴨子,可以說非常壯觀了。
現在跟著內蒙古的拍客來到包頭,看看現在山羊的情況。
吃烤鴨還是要有儀式感,用筷子挑一點甜面醬,抹在荷葉餅上,放幾片烤鴨蓋在上面,再放上幾根蔥條、黃瓜條或蘿卜條,將荷葉餅卷起,放入口中。
烤鴨出爐!烤鴨香氣撲鼻,渾身焦黃油亮,走近了看,鴨身上還冒著油花,發出“茲啦茲啦”的油爆聲。
在鴨子的腋下開小孔,將鴨子的內臟掏出,灌入湯包,這樣烤出來的鴨子表皮酥脆,肉質鮮美又多汁。
大廚介紹,燜爐烤鴨是憑爐墻熱力烘烤鴨子,爐內溫度先高后低。烤制過程中“鴨子不見明火”,表面沒有雜質。
北京拍客已經穿好衣服,準備進入烤鴨間,來揭秘傳統工藝的燜爐烤鴨如何烤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