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華大學有個博士足球隊,這支球隊的核心人物是清華大學物理系一位76歲的教授:葛惟昆先生。
此前,葛教授發表過一個觀點在球迷圈中引起巨大爭議。他認為:
目前國內“土帥”大部分都是運動員轉行,從小缺乏在學校的學習時間,比較缺乏邏輯思考能力,這點在做球員時沒有太大影響,但是在做了教練以后,就會耽誤下一代。
那么,足球運動員是否需要高學歷?或者說中國足球要想越踢越好,真正缺的是什么?
葛教授給中國足球開了這樣一劑“藥方”。
葛教授是一個資深球迷,如今76歲的他依然健步奔跑在綠茵場上。
在其他人眼里,做物理研究和踢足球是兩個毫無交集的領域,到了葛教授這里就能講出兩者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。
“成立清華大學體育部中國足球發展研究中心,初衷就是希望利用清華的科技力量,通過我們的研究對中國足球發展提供一些見解。”
“足球是一項高智商運動!”
「踢足球非常簡單,難的是踢簡單的足球。」這是葛教授講足球時經常引用的一句話。能夠被稱作“世界第一運動”,足球這項運動的文化可謂深厚。
葛教授說:中國球員無論從體力上還是技巧上都沒有什么問題,缺的是足球的文化,對足球的認識,理解,它完全是一個高智商的運動。希望中國球員在業余時間能夠多學點文化知識,歷史、哲學、科學知識都會有幫助。
葛教授兩個足球理論:香蕉球、電梯球
香蕉球:
香蕉球是貝克漢姆的訣竅球,這個球的踢法威脅系數很高,可以以憑借詭異的弧線讓“拐”進球門。
很多運動員都嘗試模仿并研究貝克漢姆球的原理,在踢球的一剎那讓球從側面來實現旋轉。
下面是足球歷史上一個非常經典的香蕉球踢法,由巴西的后衛卡洛斯完成。
電梯球:
和香蕉球不一樣,電梯球是不旋轉的,但是速度極快,這也是C羅偏愛的技巧球。
目前最快的速度超過220公里/小時,一般要踢到100—120公里/小時,而且電梯球由于空氣阻力作用是飄忽不定,所以守門員很難判斷,最后急墜是它的特點。
此外,葛教授還專門開設了一門名為《足球運動與科學》的網絡課程,目前觀看學習人數有3萬人。
“不是要求球員懂物理,但這是科學的方法。有了理論指導,球員在踢球的時候就會更自覺一些。希望大家明白這些踢球的道理,把球踢得更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