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權聲明:本內容系巨浪視線授權梨視頻使用,版權歸屬原作者
為什么化肥也是霧霾的元兇之一?能源專家劉科談碳中和誤區
碳中和不是沒有碳排放,追求“零碳”是不科學的
為什么氫能不是人類終極能源?
加氫站附近一定距離不能有居民,建站需數萬億美元投資
特斯拉電池成本約2萬美金,是奔馳內燃機的10倍
如果馬六甲海峽被封鎖,能源安全問題怎么解決
7塊錢1升的汽油,運輸成本不到7分錢|劉科談碳中和(六)
為什么100多年前電動車未能戰勝燃油車?
能源行業是一個不斷砸錢,技術進步緩慢的行業
如果掙不了錢,別打著“碳中和”概念拿國家補貼
全世界5年的電池產能,只夠東京用3天
東北限電背后,為何不用太陽能、風能發電?
我們沒必要追求零碳排放|能源專家劉科答碳中和關鍵問題
西方能源需求已到頂,中國能源需求持續增長
碳中和、碳達峰,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
中國單位能耗逐年降低,但能源需求還在漲
中國不應獨自承擔減碳任務|能源專家劉科答碳中和關鍵問題
14億人如何實現碳中和|能源專家劉科答碳中和關鍵問題(五)
# 碳中和不是沒有碳排放,追求“零碳”是不科學的 #
話題
# 碳中和不是沒有碳排放,追求“零碳”是不科學的 #
新評論